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Project

NOAA/IBTrACS/v4
数据集可用性
1842-10-25T00:00:00Z–2024-05-19T00:00:00Z
数据集提供商
Earth Engine 代码段
FeatureCollection
ee.FeatureCollection("NOAA/IBTrACS/v4")
FeatureView
ui.Map.FeatureViewLayer("NOAA/IBTrACS/v4_FeatureView")
标签
气候 飓风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表格 天气

说明

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(IBTrACS) 提供全球热带气旋的位置和强度。数据范围从 19 世纪 40 年代至今,一般以 3 小时为间隔提供数据。 虽然最佳轨迹数据侧重于位置和强度(最大持续风速或最低中心气压),但有些机构也提供其他参数(例如,最大风速半径、环境气压、飓风强度风速半径等),这些参数同样在 IBTrACS 中提供。文件可按海盆或时间段进行子集划分,其中海盆包括:东太平洋、北大西洋、北印度洋、南大西洋、南印度洋、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。

表架构

表架构

名称 类型 说明
SID STRING

风暴标识符

SEASON 双精度

风暴发生的年份

数字 双精度

相应赛季的系统基数。 该计数包括所有流域,因此对于流域文件,该计数不会是连续的。

BASIN STRING

流域包括:

  • NA:北大西洋
  • EP:北太平洋东部
  • WP:西太平洋北部
  • NI:北印度
  • SI:南印度
  • SP:Southern Pacific
  • SA:南大西洋
  • MM:缺失 - 不应出现在最终的 IBTrACS 产品中
SUBBASIN STRING

子流域包括:

  • MM:缺失 - 此流域没有子流域(未为 WP、SI 提供子流域)
  • CS:加勒比海
  • GM:墨西哥湾
  • CP:中太平洋
  • BB:孟加拉湾
  • AS:阿拉伯海
  • WA:西澳大利亚
  • EA:澳大利亚东部
NAME STRING

代理机构提供的名称

ISO_TIME STRING

以世界协调时间 (UTC) 提供的 ISO 时间。 格式为 YYYY-MM-DD HH:mm:ss 大多数点以 6 小时间隔提供。 部分代理机构提供了 3 小时点(例如,新德里)或重要观测时间(例如,北大西洋的登陆时间等)

NATURE STRING

合并后的风暴类型。 此值是根据所有可用的风暴类型分配的。 值:

  • DS:干扰
  • TS:热带
  • ET:温带气旋
  • SS:亚热带
  • NR:未报告
  • MX:混合(来自不同机构的报告相互矛盾)
WMO_WIND 双精度

世界气象组织 (WMO) 机构针对当前位置提供的最大持续风速。 风速平均时段的差异未进行调整。 hurdat/atcf = 北大西洋 - 美国迈阿密(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[NOAA] NHC)- 1 分钟风速 tokyo = 东京 RSMC(日本气象厅 [JMA])- 10 分钟风速 newdelhi = 新德里 RSMC(印度气象局 [IMD])- 3 分钟风速 reunion = 留尼汪 RSMC(MFLR)- 10 分钟风速 bom = 澳大利亚 TCWC(珀斯、达尔文、布里斯班)- 10 分钟风速 nadi = 纳迪 RSMC(FMS)- 10 分钟风速 wellington = 惠灵顿 TCWC(NZMS)- 10 分钟风速

WMO_PRES 双精度

负责任的 WMO 机构分配的最低中心气压

WMO_AGENCY STRING

这是目前列出的负责相应流域的报告机构。请注意,许多机构直到最近才接受 WMO 的官方责任,例如,La Reunion(1993 年)或 IMD(1990 年)。因此,WMO 机构被宽泛地用于描述当前负责的机构。

TRACK_TYPE STRING

轨道类型 热带风暴可以相互作用。 值:

  • 临时:用于填充此系统的位置和其他形参的实时数据。这是一条临时轨迹,在重新分析风暴时会被替换。(通常在风暴发生后的 2 年内)
  • PROVISIONAL_spur:实时数据(请参阅上面的临时说明),但由于各种输入源之间的位置存在差异,算法无法确定准确的位置。在统计风暴时,这些不应被统计。对于临时数据,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见。
  • 主要:与风暴系统相关联的主要轨迹。 这是经过重新分析的轨道,质量高于临时数据。
  • spur:通常是与主轨道关联的短时效轨道,通常表示系统开始时的替代位置。 还可以表示实际的系统互动(例如,富士原相互作用)。
DIST2LAND 双精度

从当前位置到陆地的距离。 陆地数据集包含所有大陆以及面积大于 1400 平方公里的所有岛屿。此距离是指当前时间在任何方向上的最近距离。

登陆 双精度

未来 6 小时内最适合降落的地点。 这可以视为登陆标志: =0 -- 6 小时内登陆。

0 - 未来 6 小时内不会登陆。 计算基于风暴中心(第 9 列和第 10 列)。 即使系统中心不在陆地上,小于 60 海里的值也可能会受到系统的影响。使用与 DIST2LAND 相同的陆地掩码。

IFLAG STRING

插补标志 一个 14 字符的标志字符串,用于表示每个机构报告的来源。 值:

  • _: 缺少报告。未提供任何信息。
  • O:代理机构提供的原始报告。
  • P:位置经过插值处理(所有变量都经过插值处理/填充,包括强度)
  • I:提供了位置,但强度变量(以及可能还有其他变量)经过了插值/填充
  • V:位置和强度变量是原始变量,但某些变量经过了插值/填充。

14 个字符的顺序是指以下 14 个数据集:

  • 1:美国代理机构(请参阅第 18 列)
  • 2:东京
  • 3:CMA
  • 4:HKO
  • 5:NewDelhi
  • 6:重逢
  • 7:BoM
  • 8:Nadi
  • 9:惠灵顿
  • 10: ds824
  • 11:TD9636
  • 12:TD9635
  • 13:Neumann 南半球数据集
  • 14:M.L. Chenoweth 北大西洋历史数据集
USA_AGENCY STRING

提供信息的代理机构文件:美国代理机构代表性数据源自分层选择:以下列表中第一个在给定时间提供信息的数据集将用作 USA_agency。值:

  • HURDAT_ATL
  • HURSAT_EPA
  • ATCF(仅适用于北美和东太平洋盆地)
  • JTWC_WP
  • JTWC_IO
  • JTWC_EP
  • JTWC_CP
  • JTWC_SH
  • CPHC [CPHC 提供的单独文件,包含 1966 年至 2003 年、2008 年的数据]
  • tcvitals - 表示数据为初步数据

虽然这些机构通常是正交的,但在某些情况下,一个系统可能由多个来源提供。在这种情况下,系统会使用来自最高来源的报告。 ATCF 格式信息来源:https://www.nrlmry.navy.mil/atcf_web/docs/database/new/abdeck.txt HURDAT2 信息来源: http://www.nhc.noaa.gov/data/hurdat/hurdat2-format-atlantic.pdf

USA_ATCF_ID STRING

ATCF ID 由美国机构分配,可用于将风暴与其他美国气旋相关数据集进行比较。 如果两个(或更多)ATCF 轨迹构成一个风暴,则这些 ID 会以英文冒号分隔。 ATCF ID 的格式为 B ,其中 bb 是盆地 ID,nn 是该盆地中的风暴编号,yyyy 是年份。 可能的盆地值包括

  • AL:北大西洋
  • SL:南大西洋
  • EP:东太平洋
  • WP:西太平洋
  • SH:南半球
  • IO:北印度

对于临时数据,我们提供了其他流域标识符,包括:

  • CP:中太平洋
  • SP:南太平洋
  • SI:南印度
  • AS:阿拉伯海(北印度)
  • BB:孟加拉湾(北印度)
USA_LAT 双精度

美国纬度

USA_LON 双精度

美国经度

USA_RECORD STRING

记录标识符。 值:

  • C:最接近海岸,但未登陆
  • G:Genesis
  • I:压力和风力均达到峰值强度
  • L:登陆(系统中心穿过海岸线)
  • P:中心最低气压
  • R:在快速变化正在进行时,提供有关旋风强度的更多详细信息
  • S:系统状态的变化
  • T:提供有关旋风轨迹(位置)的更多详细信息
  • W:最大持续风速
USA_STATUS STRING

系统状态。 值:

  • DB:干扰
  • TD:热带低压
  • TS:热带风暴
  • TY:台风
  • ST:超强台风
  • TC:热带气旋
  • HU、HR:飓风
  • SD:亚热带低压
  • SS:亚热带风暴
  • 例如:温带气旋
  • PT:post tropical
  • IN:内陆
  • DS:消散
  • LO:低
  • WV:热带气旋
  • ET:推算
  • MD:季风低压
  • XX:未知
USA_WIND 双精度

最大持续风速(以节为单位):0 - 300 节

USA_PRES 双精度

最低海平面气压,850 - 1050 mb。

USA_SSHS STRING

基于美国机构提供的风速(美国机构提供 1 分钟风速)的萨菲尔-辛普森飓风等级信息 值:

  • -5:未知 [XX]
  • -4:后热带 [EX、ET、PT]
  • -3:其他干扰 [WV、LO、DB、DS、IN、MD]
  • -2:亚热带 [SS, SD]

根据风速分类的热带系统 [TD、TS、HU、TY、TC、ST、HR] 值:

  • -1:热带低压(W<34)
  • 0:热带风暴 [34<W<64]
  • 1:类别 1 [64<=W<83]
  • 2:类别 2 [83<=W<96]
  • 3:类别 3 [96<=W<113]
  • 4:类别 4 [113<=W<137]
  • 5:5 级 [W >= 137]
USA_R34_NE 双精度

东北象限内 3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34_SE 双精度

东南象限内 3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34_SW 双精度

西南象限内 34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34_NW 双精度

西北象限内 34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50_NE 双精度

东北象限内 50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50_SE 双精度

东南象限内 50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50_SW 双精度

西南象限内 50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50_NW 双精度

西北象限内 50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64_NE 双精度

东北象限内 6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64_SE 双精度

东南象限内 6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64_SW 双精度

西南象限内 6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R64_NW 双精度

西北象限内 64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USA_POCI 双精度

最后一个闭合等压线的压力(以毫巴为单位),900 - 1050 毫巴 非最佳追踪(未重新分析)

USA_ROCI 双精度

最后一个闭合等压线的半径,0 - 999 海里。 未进行最佳追踪(未重新分析)

USA_RMW 双精度

最大风速半径,0 - 999 海里。 未进行最佳追踪(未重新分析)

USA_EYE 双精度

眼直径,0 - 120 海里。 未进行最佳追踪(未重新分析)

TOKYO_LAT 双精度

东京纬度

TOKYO_LON 双精度

东京经度

TOKYO_GRADE STRING

成绩值:

  • 1:未使用
  • 2:热带低压 (TD)
  • 3:热带风暴 (TS)
  • 4:强热带风暴 (STS)
  • 5:台风 (TY)
  • 6:温带气旋 (L)
  • 7:刚进入日本气象厅 (JMA) 的负责区域
  • 8:未使用
  • 9:热带风暴强度或更高强度的热带气旋
TOKYO_WIND 双精度

最大持续风速 [10 分钟平均周期]

TOKYO_PRES 双精度

中心压力

TOKYO_R50_DIR STRING
  • 1:东北部 (NE)
  • 2:东 (E)
  • 3:东南 (SE)
  • 4:南 (S)
  • 5:西南 (SW)
  • 6:西部 (W)
  • 7:西北 (NW)
  • 8:北 (N)
  • 9:(对称圆)
TOKYO_R50_LONG 双精度

风速达到 50 节或更高的最长半径

TOKYO_R50_SHORT 双精度

风速不低于 50 节的最短半径

TOKYO_R30_DIR STRING
  • 1:东北部 (NE)
  • 2:东 (E)
  • 3:东南 (SE)
  • 4:南 (S)
  • 5:西南 (SW)
  • 6:西部 (W)
  • 7:西北 (NW)
  • 8:北 (N)
  • 9:(对称圆)
TOKYO_R30_LONG 双精度

30 节或更高风速的最长半径

TOKYO_R30_SHORT 双精度

30 海里风速或更强风速的最短半径

TOKYO_LAND STRING

登陆或经过日本岛屿的时间是在此指标的分析时间后一小时内。

CMA_LAT 双精度

CMA Latitude

CMA_LON 双精度

CMA 经度

CMA_CAT STRING

根据中国国家标准《热带气旋等级》(自 2006 年 6 月 15 日起使用)划分的强度类别。值:

  • 0:强度弱于热带低压或强度未知
  • 1:热带低压 (TD:10.8-17.1 米/秒)
  • 2:热带风暴(TS:17.2-24.4 米/秒)
  • 3:强热带风暴(STS:24.5-32.6 米/秒)
  • 4:台风(TY:32.7-41.4 米/秒)
  • 5:强台风(STY:41.5-50.9 米/秒)
  • 6:超强台风(SuperTY:≥51.0 米/秒)
  • 9:温带气旋 (ET) 阶段
CMA_WIND 双精度

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两分钟平均最大持续风速(MSW;米/秒)。 WND = 9 表示 MSW < 10 m/s,WND = 0 表示强度未知。

HKO_LAT 双精度

香港天文台纬度

HKO_LON 双精度

美国经度

HKO_CAT 双精度

2009 年后,我们又在台风之上细分了两种风暴类型,因此总共有 7 种风暴类型 LW(低气压)<22 海里 TD(热带低气压)22 - 33 海里 TS(热带风暴)34 - 47 海里 STS(强热带风暴)48 - 63 海里 T(台风)64 - 80 海里 ST(强台风)81 - 99 海里 SuperT(超强台风)>= 100 海里

HKO_WIND 双精度

最大持续风速

HKO_PRES 双精度

最低海平面气压

NEWDELHI_LAT 双精度

新德里纬度

NEWDELHI_LON 双精度

新德里经度

NEWDELHI_GRADE STRING

干扰类型:

  • 低压区:风速低于 17 海里/小时
  • D:抑郁症 17<=W<28
  • DD:重度抑郁症 28<=W<34
  • CS:气旋风暴 34<=W<48
  • SCS:严重气旋风暴 48<=W<64
  • VSCS:非常严重的气旋风暴 64<=W<120
  • SCS:超强气旋风暴 W>=120 海里
NEWDELHI_WIND 双精度

最大持续风速

NEWDELHI_PRES 双精度

最低海平面气压

NEWDELHI_CI STRING

Dvorak CI-number

NEWDELHI_DP 双精度

新德里 DP

NEWDELHI_POCI 双精度

旋风所处的环境压力

REUNION_LAT 双精度

留尼旺岛纬度

REUNION_LON 双精度

留尼汪岛经度

REUNION_TYPE STRING
  • 01:热带;扰动(无闭合等压线)
  • 02:<34 节风速、<17 米/秒风速和至少一条闭合等压线
  • 03:34-63 海里,17-32 米/秒
  • 04:>63 海里,>32 米/秒
  • 05:温带气旋
  • 06:消散
  • 07:亚热带气旋(非锋面低压系统,最初由在亚热带水域上空形成斜压环流组成)
  • 08:陆路
  • 09:未知
REUNION_WIND 双精度

最大平均风速

REUNION_PRES 双精度

中心压力

REUNION_TNUM STRING

Dvorak T-number

REUINION_CI STRING

Dvorak CI-number

REUNION_RMW 双精度

最大风速半径

REUNION_R34_NE 双精度

东北象限内 3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34_SE 双精度

东南象限内 3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34_SW 双精度

西南象限内 34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34_NW 双精度

西北象限内 34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50_NE 双精度

东北象限内 50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50_SE 双精度

东南象限内 50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50_SW 双精度

西南象限内 50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50_NW 双精度

西北象限内 50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64_NE 双精度

东北象限内 6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64_SE 双精度

东南象限内 6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64_SW 双精度

西南象限内 64 节风速半径的最大范围

REUNION_R64_NW 双精度

西北象限内 64 节风半径的最大范围

BOM_LAT 双精度

BOM 纬度

BOM_LON 双精度

BOM 经度

BOM_TYPE STRING

这表示观测时旋风的系统类型。请注意,气旋在其生命周期内可能会演变,因此可能会在中途改变类型(例如,温带气旋转变 [ETT])

ADAM 代码 气旋类型 WMO 代码
NULL 默认 - 未知 09
10 热带地区;扰动(无闭合等压线) 01
20 风速低于 34 节(17 米/秒),且至少有一条闭合等压线 02
21 34-63 海里(17-32 米/秒)两个或更少象限 02
30 34-63 海里(17-32 米/秒)超过两个象限 03
40 >63 海里/小时(>32 米/秒) 04
50 温带(无强风) 05
51 温带气旋(有强风) 05
52 温带气旋(最大风力未知) 05
60 消散(无烈风) 06
70 亚热带气旋(非锋面低气压系统,最初由在亚热带水域上空形成的斜压环流组成)(无强风) 07
71 亚热带气旋(非锋面低气压系统,最初由在亚热带水域上空形成的斜压环流组成)(伴有大风) 07
72 亚热带气旋(非锋面低气压系统,最初由在亚热带水域上空形成的斜压环流组成)(最大风速未知) 07
80 陆地(无大风) 08
81 陆地(大风) 08
91 热带冷芯 - 季风低气压(中心周围有强风) 09
BOM_WIND 双精度

这是气旋周围(即中心附近)的估计最大平均风速

BOM_PRES 双精度

气旋的中心气压

BOM_TNUM STRING

Dvorak T-number

BOM_CI STRING

Dvorak CI-number

BOM_RMW 双精度

这是最大平均风速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计算)

BOM_R34_NE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17 米/秒)或以上风力范围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东北象限

BOM_R34_SE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17 米/秒)或以上风力范围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东南象限

BOM_R34_SW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17 米/秒)或以上风力范围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西南象限

BOM_R34_NW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17 米/秒)或以上风力范围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西北象限

BOM_R50_NE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25 米/秒)或以上风力范围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计算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东北象限

BOM_R50_SE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25 米/秒)或以上风力范围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计算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东南象限

BOM_R50_SW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25 米/秒)或以上风力范围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计算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西南象限

BOM_R50_NW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25 米/秒)或以上风力范围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计算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西北象限

BOM_R64_NE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33 米/秒)或更强风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东北象限

BOM_R64_SE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33 米/秒)或更强风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东南象限

BOM_R64_SW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33 米/秒)或更强风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西南象限

BOM_R64_NW 双精度

这是大风(33 米/秒)或更强风的平均半径(从系统中心开始)。这四个扇区显示了以基点为中心的相应象限中的平均范围。 西北象限

BOM_ROCI 双精度

最外侧闭合等压线(1-hPa 间距)的估计平均半径。

BOM_POCI 双精度

旋风所处的环境压力

BOM_EYE 双精度

旋风眼的平均半径。

BOM_POS_METHOD STRING

这表示用于推导系统中心位置的工具。 值:

  • NULL:默认 - 未知
  • 1:无卫星、无雷达、无观测数据
  • 2:无卫星、无雷达、仅限观测
  • 3:卫星红外/可见光;无清晰的眼
  • 4:卫星红外/可见光;眼部轮廓清晰
  • 5:飞行器雷达报告
  • 6:陆基雷达报告
  • 7:卫星红外/可见光和辐射与观测
  • 8:眼内报告
  • 10:Sat- Scatterometer
  • 11:周六 - 微波炉
  • 12:有人驾驶飞机侦察
  • 13:无人机侦察
BOM_PRES_METHOD STRING

此代码可能需要在未来进行扩展,以处理新系统,并区分用于推导中心气压的气压与风速关系。

ADAM 代码 方法 WMO 代码
NULL 未知或不适用
1 飞机或投落式探空仪观测 1
2 水上观测(例如浮标) 2
3 陆地观测 3
4 插桩 - 未知类型 5
5 直接派生自 DVORAK 4
6 通过 P-W 方程从风速得出 5
7 根据周围观测结果进行估计 5
8 雷达推断 5
9 其他 5
NADI_LAT 双精度

来自斐济纳迪 RSMC 的旋风纬度

NADI_LON 双精度

来自斐济纳迪 RSMC 的旋风经度

NADI_CAT STRING

Nadi 分配的类别

WELLINGTON_LAT 双精度

惠灵顿 TCWC 的气旋纬度

WELLINGTON_LON 双精度

惠灵顿热带气旋预警中心提供的气旋经度

WELLINGTON_WIND 双精度

惠灵顿分配的风速

WELLINGTON_PRES 双精度

惠灵顿分配的中心压力

DS824_LAT 双精度

数据集 824 中的旋风纬度

DS824_LON 双精度

数据集 824 中的气旋经度

DS824_STAGE STRING

TC - 热带气旋

DS824_WIND 双精度

最大风速

DS824_PRES 双精度

中心压力

TD9636_LAT 双精度

来自 NCEI 数据集 TD9636 的旋风纬度

TD9636_LON 双精度

来自 NCEI 数据集 TD9636 的旋风经度

TD9636_STAGE STRING

此字段提供指定时间和地点风暴中的最高风速估计值。对于部分较早年份,整个风暴都按照达到的最高阶段进行编码。 值:

  • 0:热带扰动(1969 年至今)
  • 1:抑郁症 < 34 [南印度定义略有不同]
  • 2:暴风 34-63 [南印度定义略有不同]
  • 3:风速达到 64 海里的点 [印度北部除外,该地区为 43-47 海里]
  • 4:飓风 > 64 [北印度除外,风速 > 48]
  • 5:温带气旋
  • 6:消散
  • 7:强度未知或存疑的轨道
TD9636_WIND 双精度

指示时间点的最高估计风速。这些估计值是主观的,必须谨慎解读。

TD9636_PRES 双精度

最低海平面气压

TD9635_ROCI 双精度

大小。(系统半径)

NEUMANN_LAT 双精度

气旋纬度(以摄氏度为单位)。Neumann 南半球数据集

NEUMANN_LON 双精度

气旋经度(从 C 开始)。Neumann 南半球数据集

NEUMANN_CLASS STRING
  • EX:Extratropical
  • TC:热带
  • MM:缺失
NEUMANN_WIND 双精度

最大风速

NEUMANN_PRES 双精度

中心压力

MLC_LAT 双精度

M. 提供的旋风纬度Chenoweth 数据集

MLC_LON 双精度

M. 的旋风经度Chenoweth 数据集

MLC_CLASS STRING

风暴分类 值:

  • EX:Extratropical
  • HU:飓风
  • LO:低
  • MH:
  • SD:副热带低压
  • SS:亚热带风暴
  • TD:热带低压
  • TS:热带风暴
  • 台湾:
  • WV:开放式 Wave
MLC_WIND 双精度

最大风速

MLC_PRES 双精度

中心压力

USA_GUST 双精度

美国气象机构报告的阵风。

BOM_GUST 双精度

这是气旋周围的最大阵风估计值,即根据开阔地形估计的中心附近的最大阵风

BOM_GUST_PER 双精度

这是测量最大阵风时使用的阵风时段。 此形参仅在接收到非基于 3 秒阵风的 WMO 格式数据时使用。所有澳大利亚境内的数据都应基于 3 秒阵风。

REUNION_GUST 双精度

最大阵风

REUNION_GUST_PER 双精度

阵风时段

USA_SEAHGT 双精度

SEARAD 中定义的半径对应的波高

USA_SEARAD_NE 双精度

从风暴中心向东北方向延伸的海洋径向范围(如 SEAHGT 中所定义)。

USA_SEARAD_SE 双精度

从风暴中心向东南方向延伸的海洋径向范围(如 SEAHGT 中所定义)。

USA_SEARAD_SW 双精度

从风暴中心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海洋径向范围(如 SEAHGT 中所定义)。

USA_SEARAD_NW 双精度

从风暴中心向西北方向延伸的海洋径向范围(如 SEAHGT 中所定义)。

STORM_SPEED 双精度

根据 LAT 和 LON 中的位置计算出的系统平移速度

STORM_DIR 双精度

根据 LAT 和 LON 中的位置计算出的系统平移方向。方向是朝向以正北为基准的东向向量(范围为 0-360 度)

使用条款

使用条款

NOAA 数据、信息和产品(无论交付方式如何)不受版权保护,公众可以随意使用。获得这些数据后,您可以将其用于任何合法用途。

使用 Earth Engine 探索

代码编辑器 (JavaScript)

var dataset = ee.FeatureCollection('NOAA/IBTrACS/v4');

var waterLand = ee.Image('NOAA/NGDC/ETOPO1').select('bedrock').gt(0.0);
var waterLandBackground =
    waterLand.visualize({palette: ['cadetblue', 'lightgray']});
Map.addLayer(waterLandBackground);

var points = dataset.filter(ee.Filter.eq('SEASON', 2020));

// Find all of the hurricane ids.
var GetId = function(point) {
  return ee.Feature(point).get('SID');
};
var storm_ids = points.toList(5000).map(GetId).distinct();

// Create a line for each hurricane.
var lines = ee.FeatureCollection(storm_ids.map(function(storm_id){
  var pts = points.filter(ee.Filter.eq('SID', ee.String(storm_id)));
  pts = pts.sort('ISO_TIME');
  var line = ee.Geometry.LineString(pts.geometry().coordinates());
  var feature = ee.Feature(line);
  return feature.set('SID', storm_id);
}));

Map.addLayer(lines, {color: 'red'}, 'tracks');

Map.addLayer(points, {color: 'black'}, 'points');

Map.setCenter(-53, 36, 5);
在代码编辑器中打开

以 FeatureView 形式直观呈现

FeatureViewFeatureCollection 的只读加速表示形式。如需了解详情,请访问 FeatureView 文档。

代码编辑器 (JavaScript)

var fvLayer = ui.Map.FeatureViewLayer('NOAA/IBTrACS/v4_FeatureView');

var visParams = {
  isVisible: false,
  pointSize: 20,
  rules: [
    {
      filter: ee.Filter.eq('SEASON', 2020),
      isVisible: true,
      pointFillColor: {
        property: 'STORM_SPEED',
        mode: 'linear',
        palette: ['f1eef6', 'd7b5d8', 'df65b0', 'ce1256'],
        min: 0,
        max: 100
      }
    }
  ]
};

fvLayer.setVisParams(visParams);
fvLayer.setName('2020 storm speed');

Map.setLocked(false, 4);
Map.setCenter(-62.25, 32.19, 4);
Map.add(fvLayer);
在代码编辑器中打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