監控用量

本頁面說明如何使用 Cloud Monitoring 建立圖表,監控 Earth Engine 的運算和儲存空間用量。

您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,在 Cloud Console 中監控 Earth Engine 用量。這不是本文的重點,但以下是其他方式:

  • 「API 和服務」>「指標」頁面,會顯示流量 (要求數量)、錯誤和延遲時間 (依 API 方法、回應代碼或憑證) 等基本指標。
  • 「API 和服務」>「配額與系統限制」頁面:顯示儲存素材資源的位元組數量,以及素材資源的讀取要求數量。
  • 「API 和服務」>「憑證」 頁面:顯示用於存取 API 的憑證 (例如服務帳戶)。

在 Cloud Monitoring 中查看用量

在 Metrics Explorer 中製作指標圖表

  1. 前往 Cloud 控制台的「Monitoring」>「Metrics Explorer」頁面。

    前往 Metrics Explorer

  2. 如果尚未在頁面頂端選取專案名稱,請立即選取。

  3. 按一下「選取指標」,選擇要加入圖表的指標。

    • Earth Engine 指標位於 Earth Engine 雲端專案資源下。
    • 根據預設,系統只會顯示過去一小時內有效的資源和指標。調整時間範圍或取消勾選「有效」篩選器,即可查看更多指標。
  4. 選取指標後,按一下「套用」

  5. 在頂端窗格中,設定下拉式篩選器,以便設定資料的視覺化方式。

    • 根據預設,探索器會顯示運算指標的費率匯總。如要進一步瞭解如何選擇其他校正工具及顯示明確的單位,請參閱「單位和校正工具」一節。
    • 舉例來說,如要查看過去一週內每個 workload_tag (請參閱「工作負載標記」一節) 所使用的已完成批次運算總數,可以選擇下列設定。這裡的每個資料點都代表每個已完成的批次工作所使用的 EECU 小時總量。

      Metrics Explorer 設定範例

Cloud Monitoring 說明文件提供更多 Cloud Monitoring 使用指南。具體來說,「選取要繪製的資料指標」頁面會詳細介紹建構查詢的不同方式,而「篩選和匯總」頁面則會進一步說明如何設定時序資料。

可用指標

指標 說明 可用的標籤
完成的 EECU 秒數 Earth Engine 計算成功要求的用量,以 EECU 秒為單位。系統會在要求完成時回報使用情形,但不會針對失敗的要求回報。 compute_type:根據要求的 處理環境,計算類型。可設為以下任一種:[onlinebatchhighvolume]。

client_type:客戶端類型 (如已知),例如:ee-js/latestpython/v0.1.300。未為批次運算設定用戶端類型。

workload_tag:工作負載標記 (如果在用戶端提供),例如:my-export1。如要瞭解如何設定此標籤,請參閱「 工作負載標記 」一節。
進行中的 EECU 秒數 Earth Engine 會以 EECU 秒為單位,計算所有要求的用量。在要求執行期間,系統會定期回報使用情形。 compute_type:根據要求的 處理環境,計算類型。可設為以下任一種:[onlinebatchhighvolume]。

client_type:客戶端類型 (如已知),例如:ee-js/latestpython/v0.1.300。未為批次運算設定用戶端類型。

workload_tag:工作負載標記 (如果由用戶端提供),例如:my-export1。如要瞭解如何設定此標籤,請參閱「 工作負載標記 」一節。
已用空間 (Bytes) 已使用的 Earth Engine 資產儲存空間位元組數。每 30 分鐘取樣一次。

如要查看 Cloud Monitoring 可用指標的完整清單,請參閱 Google Cloud 指標

單位和校正函式

根據預設,計算指標會以無單位的速率顯示,即在最小間隔 (預設為 1 分鐘) 內,每秒使用的平均 EECU 秒數。

如要查看使用明確單位的原始 EECU 時間,請在查詢中按一下「Aggregation」欄位,然後在隨後顯示的選單中選擇「Configure aligner」。這會將匯總作業替換為兩個新作業:分組對齊函式。選擇「分組:Sum」和「對齊函式:Sum」後,系統會建立含有明確單位的圖表,代表每個資料點使用的總 EECU 時間。如要查看可用的校正函式清單,請參閱 校正函式參考資料

工作負載標記

工作負載標記是用於監控 Earth Engine 中的特定運算作業的標籤。使用 setDefaultWorkloadTag 將指令碼中的所有運算綁定至預設工作負載代碼,除非您已使用 ee.data.setWorkloadTag 明確設定一個,否則預設值會遭到覆寫。這些方法會為特定運算和匯出工作設定 workload_tag 標籤。

接著,您可以使用 Earth Engine 雲端專案 > 專案 > 已使用的 EECU 數量指標,在 Metrics Explorer 中監控及追蹤已標記的運算,並依 workload_tag 分組或篩選。

舉例來說,如要監控用於圖像運算和/或匯出的 EECU,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:

// Set a default workload tag.
ee.data.setDefaultWorkloadTag('landsat-compositing')
var composite = ee.ImageCollection('LANDSAT/LC08/C02/T1_L2')
                     .filterDate('2020-01-01', '2021-01-01')
                     .median();

// Set a workload tag for export.
ee.data.setWorkloadTag('export-jobs');
Export.image.toAsset(composite);
ee.data.resetWorkloadTag(); // Reset to landsat-compositing

ee.data.resetWorkloadTag(true); // Reset back to empty

請參閱「 Python 環境」頁面,瞭解 Python API 和如何使用 geemap 進行互動式開發。

import ee
import geemap.core as geemap
# Authenticate, then initialize with your Cloud Project.
ee.Initialize(project='your-project')

# Set a default workload tag.
ee.data.setDefaultWorkloadTag('landsat-compositing')
composite = (
    ee.ImageCollection('LANDSAT/LC08/C02/T1_L2')
    .filterDate('2020-01-01', '2021-01-01')
    .median()
)

# Set a workload tag for export.
ee.data.setWorkloadTag('export-jobs')
ee.batch.Export.image.toAsset(composite).start()
ee.data.resetWorkloadTag()  # Reset to landsat-compositing

ee.data.resetWorkloadTag(True)  # Reset back to empty

# Alternatively, use a workload tag with the `with` context manager.
with ee.data.workloadTagContext('export-jobs'):
  ee.batch.Export.image.toAsset(composite).start()

在這個範例中,所有運算都會加上 landsat-compositing 標記 (設為預設值),而匯出作業會取得自己的工作負載標記,因為在執行前會先呼叫 ee.data.setWorkloadTag。使用 ee.data.resetWorkloadTag 即可將代碼設回預設值,或將預設代碼設回空白字串。